一、基本情況
常州儒林地區蟹苗、蝦苗放苗早,早期肥水工作提上日程,但由于大多是多年不清淤的老塘口,肥水很困難。我們建議更多的是以“提肥”這個方式進行塘口藻相的培育。上黃邵女士有16畝蟹塘,蟹苗蝦苗年初就放下去了,老塘里的草活力旺盛,導致水體藻相較少,水體透明度非常高,塘口水深平均60公分都能看見底,邵女士希望能把水肥起來。
二、處理方案
考慮到邵女士的是多年未清淤的老塘口,便推薦好潤肥水好搭檔“硅藻源”和“藻精靈”配合使用,2月14日上午10點,在經過2個小時浸泡激活后,邵女士在塘內使用了4包“硅藻源”和12瓶“藻精靈”。
三、處理結果
2月18日去邵女士塘口回訪提肥情況,發現水色呈淡褐色,透明度大大降低,光澤度也很好,好潤技術員帶水回店鏡檢后發現大量小環藻,邵女士表示這次提肥效果非常好,會定期追肥。
四、案例分析
蘇南地區塘口大都是多年不清淤的老塘口,而且放蝦蟹苗量大、時間早,早期肥水至關重要,但是肥水不是大量往水體中補充氨基酸等有機肥就可以的,重要是離不開好的藻種,而老塘口淤泥厚,肥力是不缺的,缺的是有益藻相,而且是能把淤泥中肥力提取出來的藻相,因此“提肥”這個領航水產業內的概念便應運而生。